您现在的位置是:时尚 >>正文

云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(深阅读) 高温低湿的制宜气候条件

时尚2人已围观

简介核心阅读我国西南地区分布着大片的干热河谷,高温低湿的气候条件,种粮食广种薄收,种芒果却格外香甜。干热河谷地区发展的密码,藏在独特的自然条件里,藏在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式里。转变发展思路,寻求竞争优势,做好 ...

  核心阅读

  我国西南地区分布着大片的云南因地干热河谷 ,高温低湿的制宜气候条件,种粮食广种薄收 ,发展K7娱乐官网【Aurl:www.8233066.com】送888元种芒果却格外香甜。特色干热河谷地区发展的农业密码,藏在独特的深阅自然条件里,藏在因地制宜的云南因地发展方式里  。转变发展思路 ,制宜寻求竞争优势 ,发展做好长远打算,特色云南干热河谷地区的农业芒果产业正展现勃勃生机 。

云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(深阅读) 高温低湿的制宜气候条件

 

云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(深阅读) 高温低湿的制宜气候条件

  在云南巍峨雄壮的深阅高山峡谷间,大片干热河谷依偎着金沙江 、云南因地澜沧江、制宜怒江、发展红河等河流而生。这里因地处高温、低湿的河谷地带而得名,干旱少雨、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坡上,农户广种薄收 ,不少片区都属于乡村振兴重点县。自然条件无法改变 ,群众增收问题如何解决 ?

云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(深阅读) 高温低湿的制宜气候条件

  一颗芒果,化劣势为优势,让薄土长出生机 ,K7娱乐官网【Aurl:www.8233066.com】送888元让热区成为热土 。近年来,云南省着力在干热河谷地区发展热带水果种植业 。自2015年起,云南省芒果种植面积连年增加 ,至今年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 。近日,记者走访云南热带水果芒果主要产区 ,探寻各地发展芒果产业 、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。

  立足实际,热区种上热带果

  位于澜沧江干热河谷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,陡坡峭石上绿意盎然,一棵棵芒果树在薄薄土层里扎稳了根 。除草 、套袋……农民褚小昌动作麻利 。

  现在生机勃勃的果林,曾是连片裸露的荒地 。“村子不是在高山上,就是在深谷里 ,气候干热 ,土地贫瘠,越垦越穷、越穷越垦  ,形成恶性循环。”褚小昌说。

  为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,兰坪县大力开展易地搬迁  。“搬出了大山,我们也离开了土地 。今后的收入怎么办 ?地又怎么办  ?”那时褚小昌的担忧 ,在山区很普遍。

  热区发展 ,如何“稳得住、能致富”?安置点尚在建设时,兰坪县农业局副局长张海秋已几番思量: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,立足干热河谷生态脆弱实际,兼顾生态和生产 ,以产业带动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。

  “干热河谷适合种植热带水果。芒果耐旱、经济效益好,既能增收还能保护生态。”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李永平说。2019年,兰坪县引进金芒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,打造5000余亩种植园区。同期搬进安置点的褚小昌,成了金芒果基地的一名种植工人。“刚开始哪敢上手修叶子 ,生怕剪坏了不结果 。”而现在的褚小昌,“别说剪枝 ,连嫁接都会”。

  一片芒果地  ,农户多了3笔收入 :除了劳务工资,土地流转给公司 ,能拿租金,村集体入股,还能拿分红 。“现在每月4500元工资准时到账 ,一年收入近7万元 。”褚小昌语气轻快,“土地没闲置 ,手里有闲钱”,家里家具电器轮番换了新,褚小昌在县城的生活稳定安逸 。

  怒江东岸的临沧市永德县是云南芒果种植较早的地区之一 。“冬无霜冻,夏无台风 ,永德出的芒果甜,纤维少  。”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张世云介绍 ,不同品种的芒果 ,对生长环境要求有差异。老品种“椰香”因为抗风性较差,在沿海地区种植效果不理想 ,可引进到永德后,一结果子 ,满树“水灵得很”,又重新打开了市场 。

  云南干热地区面广而散,生态脆弱 ,但立足本地实际 ,也有勃勃生机 。2022年,云南省芒果种植面积约184.1万亩,位居全国第一 ,以芒果为代表的热带水果种植业,盘活了干热河谷土地 。

  错峰上市,好东西实现好价值

  “盛果期每天订单上千 ,白天收的果,晚上就卖光  。所以农户手中芒果有多少 ,我们就收多少。”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的芒果咋这么好卖 ?元江勤农水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苏永仁道出缘由:“元江芒果熟得早,别处还没上市  ,我们都快卖完了 ,当然销量好 。”

  元江县地处干热河谷 ,适宜种植芒果。“但对元江芒果种植户而言,一度种果容易卖果难 。”苏永仁回忆,“以前元江没种早熟品种 ,很多人家芒果成熟时,外地芒果也大批量上市;加上种植标准低,产品销路不畅,缺乏竞争优势。”

  “闷头种果不行,得先摸清市场需求 。”几番交流打听,苏永仁动起了脑筋:5月初到6月底,海南芒果下市之后 ,广西芒果还未上市  ,是国产芒果上市空窗期。“芒果成熟需要高温和大量光照 ,那会儿大部分地区还达不到成熟条件  。”苏永仁分析。

  “上市得早,品质还得好。”苏永仁精挑细选 ,瞧上了果肉清甜的早熟芒果品种。为确保品种适应干热河谷 ,苏永仁和少数果农先做起了小规模试验田 。为节约引种成本 ,果农们从外地购买早熟品种剪下的枝条,嫁接到老芒果树上进行品种更新试验 。

  3年后 ,经本土改良的早熟芒果“小金凤”实现5月上市。打好“时间差”,元江早熟芒果供不应求。“芒果普遍2元一斤的情况下,我们的早熟芒果一度卖到15元一斤。”苏永仁说 ,元江芒果如今远销新疆、东北等地。

  市场反馈好 ,越来越多的芒果种植户自主调整结构 ,种植早熟芒果 。如今 ,元江县芒果种植面积近24万亩,年产量达23万吨,年产值约12亿元  。早熟芒果正逐步成为元江农户增收、山谷增绿的招牌。

  “云南是我国芒果上市时间最长的产区,从5月中旬到12月上旬均有上市,供应期达7个月 。”李永平说,从滇南元江到滇西兰坪,早熟  、中熟 、中晚熟、晚熟4个类型芒果错峰上市,保证稳定供应 。

  呵护种质 ,产业发展后劲足

  一处早已落果,另一处熟得恰到好处 ,3000多棵芒果树高低错落,生长速度不一。“掌握种质资源,是芒果产业发展关键。”走在芒果种质资源圃间,丽江市华坪县有机晚熟芒果研究中心主任郭学红说。

  “品种好,经济效益才高 。”郭学红深知 ,芒果产业长久发展,只找到单一好品种远远不够 ,“得消费者想吃啥,就能推出啥 。”品种种类多 ,才能跟得上市场变化 。

  这些年,郭学红辗转各地引种  ,改良种植技术 ,寻找适合华坪种植的品种 ,慢慢地,他积累下70亩各种各样的芒果树 ,卖了舍不得 ,怎么储存合适  ?郭学红念头一转 :干脆就此建一个种质资源圃 ,既能延长种子寿命,留存种质资源,又能开展杂交育种试验 。

  “对农户来说,芒果树15到20年左右就会老化,需要重新嫁接更新 。”郭学红说,种质资源储备并非可有可无 ,而是产业持续发展的保障。

  意识到种质资源重要性,华坪县建设起芒果种质资源圃 。郭学红带领团队反复试验  ,收集国内外芒果品种资源330个,种植不同品种果树3000余株,华坪种质资源圃成为目前国内品种最多的芒果种质资源圃之一。

  种果30年,郭学红见证着华坪芒果一步步攒起家底。“过去产煤的黑山 ,如今变成绿水青山、金山银山。2017年之前,华坪县芒果种植面积还不到20万亩 ,现在已超40万亩。”在华坪,有8万人从事以芒果为主的绿色产业,户均收入18.6万元 。

  不只华坪 ,历时20余年,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现已收集 、保存早熟 、丰产、反季成花等国内外芒果种质资源超1000份 ,为云南省芒果种植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。“水果受市场 、气候影响,价格波动风险大 ,但优良的种质资源始终是产业持续发展的保证。”李永平说  。

  本期统筹 :栾心怡

  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3年10月31日 04 版)

(责编:唐宋 、王潇潇)

Tags:

相关文章